今天是: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凝精湛工艺,展蓬勃风采——记探寻砖刻画非遗文化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01    作者:建筑学院办公室     点击:

一关峙山海,万里护风云。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因其依山襟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巍巍耸立跨越数百年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近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非遗文创小队跟随许泽楠老师的脚步,来到山海关探寻古朴厚重的长城与苍劲有力的砖刻画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如何相互碰撞与交融,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重要路径。

传承砖刻画的根基——山海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小分队的第一站便是山海关古城景区。作为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山海关的军事价值尤为突出,是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被誉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它扼守着辽西走廊,始终忠诚护卫着华北平原的安全。可以说,山海关内的每一块砖石都见证了漫长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了于危亡之中挽救国家而做出的无数牺牲。

而更令大家惊叹的,则是东罗城上那些历尽沧桑仍难掩光芒的字模印文砖。我们了解到,这些带有斑驳文字的砖石大多烧造于明朝万历年间,主要用以铭记筑城单位和番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物质匮乏、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烧制出了如此众多的字模印文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正是这些砖石的存在,保留了祖先们的智慧与汗水,让我们跨越时间的沟壑看到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如此生动而美好的作品。

现代的砖刻画,为了既能表达出砖刻作品所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又不破坏无比珍贵的古长城砖石,有时会选用仿古工艺青砖作为砖刻画的材料,将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现实结合起来,向世人传达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

传承砖刻画的重点——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

实践活动期间,许泽楠老师还带领小分队到山海关丁武寨村拜访了砖刻画非遗传承人程志利老师,从传承人的视角对山海关砖刻画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和学习。

到达以后,程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讲述砖刻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技巧。他介绍道:“在砖刻创作过程中,砖刻环节最为关键,刻刀的力度要根据砖上起稿线条掌握刻刀的轻重缓急,粗线条处需要深刻,细线条部位用刀需小心翼翼,避免刻不到位和跑刀伤及到线条,最后才能表现出砖刻画的古朴美、凹凸美、残缺美、变化美。”

随后程老师把我们带到他的工作室,里面的砖刻作品有半人多高,堆满了房间,只留下一人宽的过道。程老师现场给我们展示了砖刻画的一道工序,让我们倍感震撼,深深地认识到每道工序的每个细节都是对经验和技艺的全面考验,所谓“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大抵就是如此吧!

最后,程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已完成的砖刻画作品,这些作品以纪念一百位红色英雄人物为主题,内容以人像为主,多辅以文字,厚重的砖石与英雄人物坚定的目光以及有力的文字相互映衬,不知不觉中给人以昂扬向上、激荡人心的力量。这些作品不仅生动传神,画面感强,而且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仿佛自己的身上也担负着某种历史使命。

传承砖刻画的方向——让艺术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去往村庄探寻砖刻画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家民宿博物馆,老板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砖刻画系列收藏,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里的砖刻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民居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从艺术品那高高的神坛上一步一步走下来,走进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散发着引人瞩目的光辉,像是家里已经上了年纪虽不怎么说话却总是笑呵呵向你打招呼的长辈,亲近到让人足以忽视那些无关紧要的距离感。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砖刻画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制作工序,还见识到了非遗文化传承人所具备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数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这传承二字,既包含着古人愿将古物古风传递给后世子孙的美好期许,又包含着古人希望后人能够予以承接的殷切盼望。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依靠政府的保护性政策以及传承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艺术作品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普通大众对于艺术美的需要和追求。要做到如此,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人、十人、百人,而是千人、万人、万万人!只有将非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为非遗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并不断创新其表达形式,

让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给人以支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才能算得上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非遗传承。